十里画廊有座石峰,状如一位背着背篓负重行走的老人,这就是著名的“采药老人”。
相传向王天子殉难后,他的随军郎中彭半仙十分悲恸,决心采来起死回生的药,拯救向王天子的性命。于是,他背起装药草的背篓,拿起挖药草的小锄,没日没夜地在张家界崇峦大谷中寻找。
一晃,过了三五一十五天,这种药草总是找不到。这天,又饿又累的彭半仙倒在石板上打盹,梦见一位白须老人对他说:“你要打救向王天子生命,世上只有一种药,叫‘九龙盘’,长在黑枞垴绝顶。”说罢就走了。
彭半仙一觉醒来,才知是南柯一梦。当即爬起身,只奔黑枞垴。黑枞垴为一座独立孤峰,四周刀截绝壁,猴不敢攀、鸟不敢停。就是一辈子靠采岩耳为生的“岩耳客”,也陡叹奈何。可彭半仙救主心切,心一横,手指抠着石缝,硬是一寸一寸地往上爬。三三爬了九个时辰,手指、脚趾磨出了白骨,好不容易才爬上山顶。山顶上是千万年无人光顾的原始森林。只见密密匝匝的原始森林,遮人蔽日,莽林深处,不时传来蟒蛇厮斗、饿虎争食的嚎叫声。彭半仙往林子里撒了些雄黄粉、牛肉干,蟒蛇困着了,饿虎争牛肉去了。他找啊找,忽地,眼前闪出一团银光,那筛子大一盘圆溜溜光闪闪的东西,不就是“九龙盘”吗?所谓“九龙盘”,实际上是在一棵千年灵芝菌上,盘着九条毒蛇,这种灵芝菌,百年难遇,举世罕见。彭半仙一头扑上前,伸手就摘,谁知手指还没拢边,忽地窜出九条龇牙咧啮的蛇头来!彭半仙一膝跪下,祷告说:“九龙盘啊九龙盘,要不是救向王天子之难,我怎会冒死找你,我彭某行医大半生,就是为民救苦救难,可不是个贪财之辈。”只见九条蛇慢慢把头缩回去了,又你缠我,我绞你,圈成一个圆盘,压在一棵灵芝菌上。彭半仙再也不敢打中心摘了,只轻轻从边边上掰了一小块儿。他把灵芝放在手掌上掂了掂,觉得太少了点儿,来一趟多不容易呀。于是,又把手伸到灵芝菌边边上。正要动手掰,那九条蛇又忽地窜出头来!彭半仙吓出一身冷汗,赶忙背起青篓往后退。
彭半仙采得“九龙盘”,正要找野藤荡下崖去,这时,只见从袁家界那边涌来一阵恶云黑雾。那云雾滚到哪一方,哪一方就日月无光,暴雨倾盆,大地一片黑暗。相传那是向王天子阴魂不散。彭半仙知道向王天子气数已尽,要救也难,心里一急,一不小心,从悬崖上跌下万丈深渊。数年后,人们发现在神堂湾的南面,矗起一座“老人峰”,人们说:“那就是采药老人,是彭半仙死后化成的。”
【附记之一】关于向王天子
向天王子是流传于湖南张家界市及湖北长阳、五峰、来凤、鹤峰等地的土家族民族英雄。尤其在张家界武陵源,几乎每座石峰、每条峡谷,都与向王天子征战有关。在武陵源,向王天子简直就是主宰一切的神灵。关于他的故事,众说纷纭,归纳起来,大体可分四种:
其一是巴廪君说。据湖北《长阳县志》载:“向王庙,在高尖子下,庙供廪君神像。按:麋君世为巴人,立者特务相为圜匮之主,有功于民,故今施南、归巴、长阳等处视而祝之,世俗相沿。但呼为向王天子而不审由来。”
其二是汉朝相单程说:《资治通鉴》载:相单程,东汉充县(按:今张家界市境内)土家族精夫(一作柒帅,即土家族酋长、首领),约生于公元元年左右。汉光武建武二十三年(公元47年),在桑植、大庸交界处(即今张家界、天子山一带)举兵反抗刘秀发动的征武陵蛮战争。武陵地区的盘瓠蛮、五溪蛮、澧中蛮、娄中蛮、廪君蛮纷纷响应。相军先后与官军决战于沅陵清浪滩、壶头山汉朝名将伏波马援病死壶头山洞,马革裹尸而还。民间俗传,相单程起兵反汉,曾假“向王天子”之名以召群蛮。此向王天子即指巴廪君,今天子山尚存“相天湾”之古地名。
其三是南宋向王天子说。清代中期重修袁家界天子庙碑文云:“赫赫向王,归隐神堂……宋朝匿迹,清世流芳……”又民国修《慈利县志》载:“传南宋末,有向氏桌兄弟,负险称兵……”民间多持此说,“某兄弟”指向龙、向虎、向彪。与此附会的还有“五女征南”、“杨家将征向王天子”之类的传说。
其四是明朝向大坤说。民国初编《永定县乡土志》载:“明时土司有向天王者,曾梗化。大兵征之,围团于神堂湾,人马皆饿死,至今风雨阴夕,犹闻山谷中马嘶人吼,若有神灵。土人因立庙安之……”此“向天王”,即为向大坤向大坤约生于元顺帝至元乙亥(公元1335年左右)。《向氏族谱》载:“公弟兄始困于明玉珍,继迫于明将傅友德,而廷芳、景仁、大亨先后战败,殉难报国,复仇难言,惟有解卸兵权,高蹈远引耳。父子游湖南辰、常,吹角齐军,建邦立帝,僭称王号,日‘向王天于’。”“子三:至道、至德、至善。”据考,向大坤反明应在洪武十八年左右,该年,朱元璋命周德兴、邓愈为征南将军征剿。所谓“杨家将”五女征南可能由湖广平章杨景之女附会而来。
今流传于张家界景区的向王天子,实际上已融合了巴廪君、相单程、宋代向氏弟兄、明代向大坤等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。而最先以向王天子称者,实为巴廪君。巴廪君为巴人(土家族之另一支系)之先祖,以后子孙举义,都不过是假借先祖之阴魂罢了。这种因互传互渗而导致情节故事雷同或相近,本身说明向王天子已非明指“某一个”,而是一个被民闻加工了的“群体领袖”的化身。
【附记之二】神堂湾之谜
传说,向王天子投神堂湾壮烈牺牲后,阴魂不散,他们在湾中扎寨安营,与蟒蛇、猛兽、毒虫为伴,日夜操练兵马,时刻准备复仇。
关于这个传说,后来《永定县志》、《向氏族谱》等典籍均有记载。美丽而悲壮的传说更增添了神堂湾的神秘色彩,也吸引了历代有胆有识的勇士奋不顾身地深入其中,取物探险,寻根究里。
早在明末,永定卫、九溪卫等地区瘟疫流行,湘西北土司区十室九空,尸枕荒野。俗传神堂湾有仙药可治瘟疫,有位年轻的郎中为了采到这种药,在两位武艺高强的土人护卫下,用绳子吊下神堂湾,结果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,三人神秘地消失在云雾深处……
清代同治年间,两个身怀绝技的猎人,身背@@@@,手持宝刀,结伴去神堂湾猎取珍禽异兽。二人结绳坠磴而下,至半山腰,就被里面阴森恐怖的景象吓住了:树藤交错,毒雾缭绕,阴风惨惨,怪声阵阵,一条寒光闪闪的巨蟒盘绕在一棵千年古树上。二人丢下@@@@、宝刀,夺路逃窜。后来,二人变得痴痴呆呆,满口胡言,不久都患了恶病,含恨而死。
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,山外几位猎手追赶一头野猪,野猪负伤奔命,不慎滚下神堂湾。一猎手自告奋勇下湾拾取猎物。他以绳系腰,缒到第五级台阶(传说有九级台阶),累得实在不行,就坐在一根长满青苔的枯树上柚旱烟歇息。一袋烟罢,准备起身,顺手在树干上磕碰竹篼烟袋,不料树干慢慢移动猎手大惊,细一瞧,原来坐的是一条桶粗的蟒蛇!猎手当即吓哑,回家三天后暴亡。临死,发高烧,说胡话,歇斯底里大喊:“蟒蛇!蟒蛇!”脸形极为恐怖。
七十年代末,一支解放军探险队,带着冲锋枪,牵着军犬,进军神堂湾。当他们下到第三级台阶,只见苔深留兽迹,水滑凝龙涎,枯叶三尺厚,蜈蚣遍地游。突然,一白色怪物从古林中飞窜而出,吓慌的战士情急走火,恰巧瞎鸡碰到米,将白物击毙,原来是一只20多斤的大白鼠!此时,军犬呜咽怪叫,躁动不安,几个惊魂未定的战士,只好仓促而返。
1982年夏,一位本土作家为了收集民间文学资料,邀同仁四人闯荡神堂湾。他们逆十里画廊而上,取道枝儿湾,欲从南侧峡谷进神堂湾。一行人刚接近谷口,忽然雷雨大作,毒虫从枯叶内四散而出,众人淋成落水鸡,折身狼狈撤回。
一个月后,他们再次依原路去探险,亦遇雷雨而告失败。此事至今仍令他们不得其解:刚才明明还是骄阳似火,为何突然暴雨倾盆?
1986年夏,北京一位摄影记者在向导的引导下,欲拍出神堂湾的内部奥秘,便系绳下吊,刚吊下几米,忽听湾中传来马嘶人吼的声音,紧接着阴云浓合,狂雨如注,记者吓得魂不附体,发誓再不到神堂湾拍片。至今,张家界风景照片千万张,就是找不出一张揭示神堂湾内幕的照片。
八十年代末,一位教授率几个弟子亦从枝儿湾入山,快到神堂湾峡口时,忽然一阵阴风袭来,教授昏然倒地,弟子们急架着教授,慌不择路连滚带爬逃下山来……
同年,农垦部门派出一支装备精良的考察队,试图揭开神堂湾之谜。他们历尽千辛万苦,依然无法接近湾底,只好中途而返……
神堂湾,它既风姿绰约,又冷艳无情,恐怖中充满神奇怪诞,迷雾中隐藏杀机仇恨。一位科学工作者说,神堂湾是一个大磁场,把当年向王天子与官军血战的嘶喊声录下来了,一遇到适当气候便释放出来;又有人说,神堂湾整日弥漫不散的迷雾之所以夺命丢魂,那是瘴气所致,以至于千百年无人光顾,鬼晓得那里面有多少猛兽、恶蛇、毒虫。
神堂湾的密码,等待着不怕死的好汉去破译!
【附记之三】与向王天子史实相关的古地名
签简、笔架、万岁牌——在水绕四门,向王以此风水在这里建“向王天国”。
四十八大将军岩——水绕四门一带矗立四十八座石峰,传为向王所辖四十八洞首领兵败牺牲后所化。
南天门——在索溪峪,传向王天子在此练弓射箭以射皇上。
五将拜帅——在杉刀沟,有五山并立俯首朝对山作朝拜状,传为向王天子在此拜五洞首领为帅。
点将台——黄石寨、天子山等处均有点将台,传向王天子在此练兵点将。
军邸坪(今被人讹写“军地坪”)——即今武陵源政府所在地。旧志载:“军邸坪,以古代讨向驻军得名。”
索溪——《慈利县志》载:“以南宋驻军讨向(指向王天子)得名索。”
天子座、金交椅——在天子山东、西二处,有山如椅,传为向王天子称王所坐龙椅。
树旗峪——插旗峪西,传向王天子西撤,在此树旗与追兵再战。
锣鼓塌——今张家界公园管理处一带。向王天子撤退至此,集结兵力,鸣锣打鼓与追兵血战。
卸甲峪——锣鼓塌西。传向王天子兵败,为摆脱包围之敌,下令卸甲下鞍,连夜从马草湾经琵琶溪下金鞭溪。
落马峪——在水绕四门下一公里处,相传向王天子在此与官兵展开最后一次激战,向王不幸中箭落马,义军全线贵败,只好退踞神堂湾。
乱窜坡——从金鞭溪相会岩对面上袁家界山坡,相传当年向王天子一部从这里撤退上天子山,官军追杀,被土军滚木檑石打得四处乱窜。
仙人桥——在天子山茶盘塌。传向王兵贝败于比,被敌军合围,仙女将腰静抛出于绝崖处架起一座石桥,向王得以逃生。
仙女献花——在天子山。相传向王是子撤兵上山时,山上有夏氏土家少女献花以示欢迎。向王牺牲后,夏女日夜采花不止,为死者招魂,年年岁岁,从不间断,此举感动天神,将其点化成石。
神兵聚会——位处老屋场一带,一片上千座石峰列队来朝,俗传向王“神兵聚会”。
向天湾一一在天子山,古名“相天湾”,传汉代土家人相氏在此避难,后出了一代著名土家渠帅相单程,于汉光武建武年间发动仅次于大泽乡的农民大起义。义军攻占充城(今张家界市且住岗为古充城遗址),陷武陵郡(今常德),朝廷先后遣威武将军刘尚、大将李嵩、伏波将军马援以及司空宗均等征剿,相单程战败被杀,光武帝刘秀下旨家灭相氏九族,相氏家族中脱逃者遂改“相”为“向”。故民间相传向大坤一脉即相单程之后裔。
将军岩——在天子山西。一石像酷似身披铠甲的将军,相传为向王天子所化。
御笔峰——在天子山。为张家界武陵源标志景点。相传向王于神堂湾殉难后,丢下他赋诗作词、批写文书的御笔,后被天神点化成石。
五女征南——在老磨湾。相传“五女”系指明代湖广平章杨景五个女儿代父征向王天子。洪武初年,杨景曾镇压茅岗土司覃垕起义,后因指挥不力遭贬。
百丈关——在百丈峡,明代朝廷为控制茅岗土司所设。亦传向王天子为抵抗朝廷进攻所设。
向王天子庙——向王天子殉难后,土家人先后在天子山、龙尾巴、老木峪等地分别建五座向王天子庙。《慈利县志》载:“……神堂湾,传南宋末有向氏某兄弟,负险称兵,败死为厉,里氓立祠禳解,今上中下三天子庙,岿然犹存。”《永定县乡土志》则认为是明代向大坤自称向王天子,兵败神堂湾后由土民所建。
龙凤寺——在落马峪,已毁,向王天子死后,在此建庙,供奉向王天子及大将军八部大王神像。
闸口关——在武陵源吴家嘴,相传明朝廷为征向王天子所设。“闸口关,明代旧戍也,是为九溪四关之一。”
三关——耶今武陵源东20公里处的三官寺,传明代朝廷为征向王天子所设。后在此建寺,称“三关寺”,为明代九溪卫四关之一。